无障碍浏览|网站地图|RSS订阅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答复>市政协提案 > 正文

对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第2022004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葫芦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2-07-09

朱志会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我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历年来,我市一直把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食品安全形势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主要如下:

一、强化部署,严格治理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五部委安排部署,市市场监管局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转发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专项治理行动。持续深入开展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和“山寨”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惩违法违规主体,进一步遏制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和“山寨”食品高发多发频发势头。

二、突出重点,排查隐患

开展拉网式巡查检查。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层层搞好动员,组织执法人员立即行动起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农村食品市场“大扫除”行动。将农村食品安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突出小型食品生产企业、农村集体聚餐、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商贩等重点区域;采取日常检查、飞行检查、“双随机”抽查检查等方式,持续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排查清查,倒追倒查生产源头,实施全方位、全环节、全链条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采取灵活监管方式。鉴于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实际,市场监管系统结合各地情况,采取柔性执法,把执法检查与温馨提示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针对临期食品和保质期较短的食品,采取向食品经营业户现场温馨提示的方式,把监管与服务深度融合,这个方法比较奏效,业户反映很好。去年,全市累计提示食品经营户800余户,涉及即将过期食品750个品种,货值近万元。

强化抽样监测技术支撑手段。依托抽样检测和快速检测,开展节日期间农村地区食品专项抽检,加大对农村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农兽药残留检测等抽样监测力度,重点打击“两超一非”及其他制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

三、强化监管,规范提升

加大对农村食品小作坊的监管和规范整治力度。充分发挥基层监管所中坚作用和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的协管作用,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按照“无证办证、有证抓规范、规范中抓示范”的原则,开展分类指导,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标杆示范等手段,提升小作坊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食品质量水平,打造一批食品小作坊示范点。共创建小作坊示范店86家,实现小作坊提升改造176家,实现转企升级10家。

四、部门协调,加大执法

今年上半年,我市各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农村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以“四个最严”标准严惩农村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一是对农村各类食品经营单位持证经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重点清理和打击无证经营、经营场所环境“脏、乱、差”、超过保质期食品等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共出动执法人员533人,检查食品经营主体1521户,发现问题56个,全部整改完毕;二是持续推进农资打假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出动执法人员1005人次,巡查检查353次,检查门店和企业1145家次,抽检农资产品643个,查处案件8起,案值金额2.1451万元,出动执法和科技人员174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920份,举办现场咨询培训10次,接待咨询群众2320人次;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案件6起,总罚没款7.9218万元;四是对农村制售“三无食品”、“劣质食品”等犯罪行为予以打击。市公安局继续深入开展“昆仑2022”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全市食药侦战线侦办食品领域立案5起,破案6起,采取强制措施2人,公诉3人。各县(市)区公安局积极部署警力深入农村的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商贩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等地进一步摸排,掌握底数,关注动态,多方搜集违法犯罪线索,为打击工作奠定基础。

五、加强宣传,社会共治

(一)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为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牌等媒介和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现场培训等方式加大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推广,提高农民识假辨假能力,让合法经营、安全消费、打击假劣食品成为农民自觉自愿的行为,让农民成为维护食品安全的“志愿兵”。二是加强培养农村的卫生习惯,通过宣传教育督促,让干净卫生成为农民日常经营与消费的习惯。

(二)以加大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力度,营造规范有序的农村食品市场

一是严厉打击无照无证经营,杜绝未取得健康证明的从业人员从事散装食品、餐饮、食品加工行业。二是加大对农村小餐馆、小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的频次,对有意或多次销售劣质、变质、过期食品的经营者从重处罚;三是严把食品进货关、贮存关、销售关,督促农村经营户依法经营合格食品,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三)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诚实守信的良好消费环境

在农村食品药品经营户中开展星级食品经营户评选活动,通过对五颗星示范企业的公示与宣传,以点带面,强化食品药品安全责任意识,通过对一两颗星的失信企业或没有星的违法违规经营户的警示,充分发挥经营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大力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真正使信用体系建设成为一种有制度保障的资源,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

(四)以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为目标,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新局面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下发了《全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宣传工作总体方案》,各县(市)区积极调动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等各界力量,在农村开展全覆盖、多层次、高密度宣传,采取“进村屯、进集市、进校园、进景区”等方式,形成声势浩大、多方互动的宣传态势,营造人人支持、户户知晓、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广泛宣传农村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让食品生产经营者知法、守法,让广大农民群众掌握食品安全常识,提高识假辨假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使农村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和科普知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二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电话的作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检举揭发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食品安全人人维护、违法行为人人监督的工作局面。三是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在加大案件查出力度的同时,通过媒体曝光一批农村食品违法典型案例,有效震慑不法分子,形成严厉打击、严查重处的高压态势。

六、有的放矢,完善措施

虽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针对问题集中发力,有的放矢。一是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坚持因地制宜,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查验制度,逐步规范食品加工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的监督管理,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二是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大力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监督意识,让农民群众认清假冒伪劣食品危害,自觉远离假冒伪劣食品。三是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有奖举报制度作用,调动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共管共治的工作格局,打一场农村食品安全“人民战争”,使农村食品安全形势逐年好转,也请您继续对农村食品安全多加关注。

再次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请您对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责任编辑:市工商局】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