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网站地图|RSS订阅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答复>市政协提案 > 正文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关于确保农产品食用安全的建议》第20200213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葫芦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0-06-30

陈修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农产品食用安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经与市农业农村局磋商,您提出的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县级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和部门间配合,打击违法使用高毒农药等五点建议全部采纳。现就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想法汇总答复如下:

一、生产环节进一步强化标准推广应用

1.完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强化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地方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围绕我市特色,重点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动植物疫病防控、乡村治理等方面加大标准研制力度。2.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开展标准进村入户活动,推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按标生产,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创标、制标、用标、达标的示范典型。稳步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推介。3.继续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发展,建立健全省级统筹、县级实施、部门督导的实施机制。加强品牌建设和特色文化传承,打造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脱贫攻坚的样板。

二、进一步强化种植养殖环节执法监管

1.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开展利剑行动,重点整治蔬菜、水果、畜禽、养殖水产品中使用禁用、限用药物及农药兽药隐性添加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监管名录,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布不合格农产品信息,发布一批典型案例。2.强化监督检查。综合运用监督抽查、飞行检查等方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双随机制度,抽查内容突出禁限用药物、停用药物和非法添加物。针对重点地区、生产经营主体和产品加大频次,实施精准打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综合执法的重要内容,做到有案必查、查必到底。3.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春耕生产前开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重点打击生产经营假劣农药兽药、饲料中非法添加禁用药物等行为。开展无证经营农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违法行为。开展设施蔬菜用药专项整治,重点打击流动商贩违法经营行为。公布一批农资打假典型案件,提高农民识假辨假和依法维权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

1.试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制定出台试行方案,推动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主体开具电子合格证。分级分层开展指导培训,推动生产者自我质量控制、自我开具和自我承诺。推动建立农业农村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协作机制,促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工作衔接。组织开展合格证试行交叉互查和现场观摩活动,推广典型经验做法。2.加大质量追溯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广应用力度。深入落实追溯四挂钩要求,在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基础上,探索推广合格证+追溯码模式。3.强化质检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及信息交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和飞行检查,强化质检机构证后监管。推进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培训认定工作,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4.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诚信档案,加强信用管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文化建设,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诚信责任,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四、加强市场准入及经营环节监管

(一)从完善监管档案及制度入手夯实基础。

    一是落实网格化监管制度。对全市厅棚集中交易市场实行网格化监管,确定每一家销售企业监管责任人,辖区监管分局建立市场监管档案并督促市场开办者建立销售者档案。二是丰富培训内容,争取一次培训解决多个问题。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的食品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各项要求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对其开展培训的同时也对基层监管人员进行日常监管能力提升培训,自己吃透法律法规才能更好的普法、执法。三是制订各等级食品销售者基本信息档案。档案包括批发市场的营业执照、占地面积、销售食用农产品种类等,档案还实行“一户一档”管理,及时进行维护更新。基层监管人员按照档案内容制定相应的日常监管档案,使工作更加有规可循、有据可查、简单易行。

   (二)从落实主体责任清单式监管入手制定标准。

为了便于基层监管人员开展监管工作,我们细化了检查内容,制订一系列清单式表格,包括《市场开办者责任清单》《入场销售者责任清单》《葫芦岛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生鲜超市)专项检查表》,具体的主体责任清单能让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对自己的主体责任更加一目了然,能让监管人员用最短时间全面检查并评估食品安全风险。

(三)从督导检查和专项整治入手解决问题。

一是按照《辽宁省食用农产品风险分级分类及日常监督管理指导意见》的要求,规范监督检查行为,做到程序合法,标准一致,留有痕迹。市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到各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进行督导检查和暗访工作,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加以指导。二是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结合,确保监管无盲点。组织开展了规范食用农产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规范食用农产品经营场所人员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有效的保证了我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推动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工作,争取我市蔬菜种植基地产品全部凭产地证明进入蔬菜批发市场销售,批发市场销售蔬菜全部开具销售证明作为下游准入凭证,实现全程可追溯。食品批发经营企业严格按照进出货登记制度,市场开办者对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每日进行检查并已做好记录,调整快检人员上班时间,施行轮班制确保食品入市安全。五是对市场内销售肉类或肉制品经营者无法提供检疫检验证明的已让其退市下架。检疫检验证明缺失的领其补全。六是制定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对市场开办者及食品经营者开展培训,并做好记录。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依法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五、加强科普宣传

建立常态化科普宣传机制,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和生产消费知识。提升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质量安全科学认知水平,引导放心消费。加强与主流媒体及相关辟谣机构的合作,及时识别并快速破除谣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葫芦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6月30日

【责任编辑:市工商局】  【关闭】 分享到: